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伺服驱动器怎么接线(伺服驱动器接线方法图解)

发布日期:2022-11-08 15:48 浏览量:0
分享新闻:

这次我来解释一下伺服驱动器的接线方法。其实伺服驱动器的布线看起来很复杂,感觉很难,但其实都差不多。如果你懂了,那就简单了。

a2c653fc79634e26b2dfaf08635c80e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H27tgm9QP5ssp%2FYN1b2IwnIwMHY%3D

165d95d4b33941d2885ff3762ff1925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IgrQkxFKTejHl0faz%2FNtXDiU7dA%3D

a7f83ac2b51f4be29c05698e0d1c2f3e~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cq%2FWnsKB1JSP08uZFeyGe%2BPE6mQ%3D

8d8780248ed24274a31e099e3e2c86d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GmNNGyeC1dxl5CvSHCFe7O62VBM%3D

c8b37997ec1648f883396cd8b340eb6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GY1uqeyI4NamEHOJX0b9Xepthko%3D

c464bcdc7c374bcd83bb81ae0cd5b018~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HEYNTwKoX23sekKqMVcY8pth7Bw%3D

上图中的第1序号项是通讯口,可以连接电脑。在一些简单的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常用的计算机来控制伺服驱动器,从而控制伺服电机,而不是PLC控制器等设备。连接电脑通常需要一根通讯数据线,通常和我们打印机的通讯线接口方式一样。而且不同品牌的伺服驱动器有不同的伺服驱动软件,但都差不多,你熟悉一二就可以了。您可以尝试连接到计算机。

第2序号项是制动电阻的连接端口。正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这个制动电阻,因为伺服驱动器内置了电容放电,可以在电机急停时有效控制电机。但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如六轴机械手使用的伺服电机,由于负载惯性大、速度高,在快速制动时,电容放电不够快,导致伺服电机与编码器信号交互错误,产生报警。这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降低负载和速度,或者安装一个外置的制动电阻。通过外接制动电阻,选择合适的型号,使大负载高转速的情况也能稳定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我们的控制要求,而不会烧坏伺服驱动器或频繁发出不必要的警报。

第3序号项是电源输入端口。一般来说,电源有两种,一种是单相220V,一种是三相220V。对于70 W及以下的功率,我们通常采用单相220V供电,而对于1000W及以上的功率,则需要三相220V。无论单相还是三相,目的都是为伺服驱动器供电,只是功率不同,接的是不同的相线电压。

第4序号项是485通讯接口。在实际使用中,如果上位机PLC或控制器需要与伺服驱动器交换数据,则需要连接。在一般应用中,我们可以忽略它。如三轴机械手、四轴机械手、六轴机械手等。在需要访问之前,您需要与伺服驱动程序交换数据。且布线方法简单。A线和B线分别接485和485—够了,24VDC和0VDC可以断开,内置电压可以用。

第5序号项为CN1控制连接端口,表示伺服驱动器通过该端口向伺服电机发送脉冲信号和方向信号,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我把具体的接线图以图文的形式发过来,见下图。

第6、7序号项是编码器接线和电机接线,都是预置的,我们可以直接用。唯一要注意的是,电机UVW的三相线不能接错,否则电机不会动或烧坏。

第8序号项是地线。如果使用环境恶劣,干扰大,放大地可以有效屏蔽干扰。

72289e6090204b348d3c6f818405f917~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R3q9DJKAwCuaDypVdMY0aUTW7P4%3D

4204be4439ad493c83b5e2afbac14a46~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o%2BmNVvvMij4LMmghHbCoUUTv1Gs%3D

0a293a5fed1d4f2aa5904107a5fea8b9~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0XxXyDxAIwUXoXomXU5FFfnvaVQ%3D

1eb3d5e1a32b47068a89f64ec73e800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y2y2ARH3V05TrD17eKJFBaed03Q%3D

9de3fe09925b4e91b9c6b91ebdef399e~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x-expires=1668477418&x-signature=vWAUHMmpEsFT8xCilLdR5mX7e0w%3D

这部分到此结束。希望每个学技术的人都能看懂。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是比较简单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