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机制,详细介绍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的影响
发布日期:2024-05-11 09:28 浏览量:0
分享新闻:
简述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机制,详细介绍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的影响
半导体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杂质半导体是指通过向半导体中掺入少量的杂质元素来改变其导电性质的半导体。在杂质半导体中,杂质元素的掺入会改变半导体的电子结构,从而影响其导电性。
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机制
在纯半导体中,由于存在少量的杂质,会出现杂质能级。这些杂质能级与半导体的价带和导带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了半导体的导电性。在杂质半导体中,杂质元素的掺入会增加杂质能级,并且这些杂质能级通常位于半导体的禁带之内,因此被称为“杂质能级”。
当杂质元素的能级位于半导体的导带上方时,杂质元素将成为施主杂质。施主杂质通过向半导体中释放自由电子来增加其导电性。施主杂质的例子包括硼、磷、锗等元素。
当杂质元素的能级位于半导体的价带下方时,杂质元素将成为受主杂质。受主杂质通过吸收自由电子来增加其导电性。这些自由电子会从半导体的导带跳到受主杂质的能级上,从而形成空穴。这些空穴可以在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并形成电流。受主杂质的例子包括铜、镁、钴等元素。
杂质对半导体导电性的影响
杂质元素的掺入会增加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或空穴数量,从而增加其导电性。例如,当硼元素被掺入硅半导体中时,硼元素会成为施主杂质,释放自由电子。这样,硅半导体的导电性就得到了增强。
另一个例子是锗半导体。当锗半导体中掺入磷元素时,磷元素会成为施主杂质,释放自由电子。此外,磷元素还会增加半导体中的电子密度,从而增加其导电性。
总之,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质取决于杂质元素的类型、掺入浓度、能级位置等因素。通过控制这些因素,可以调节杂质半导体的导电性质,从而实现不同的应用。